找到相关内容6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的“凡尘使命”

    sMr’ty—upast}iAna,是八正道正念的修行方法,指的是身观念处、受观念处、心观念处、法观念处四种修行内容。在佛经《念处经》中记载,“为众生之清净,为度忧悲,为灭苦恼,为得真理,为证涅槃,...利益”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年度组织。这次活动对属于南传佛教系统的“佛光之家”作了这样的评价:“‘佛光之家’的有效工作证明,有序介入社会事务并不会给宗教的形象带来不良影响,相反却对政府工作有帮助,对营造...

    郑筱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3885626.html
  • 大乘四念处与南传四念处

    ,勤修精进,除世间贪忧;外身、内外身观,亦如是;受、心、法念处,亦复如是。是名比丘自依止、法依止、不余依止。”修学四念住,是佛弟子自依止、法依止、不余依止的唯一法门。   而在《念处经》一开始,佛...如异道”。   在五十年前,南传佛教似乎离我们很远;但今天就不同了。“大乘非佛说!”这句话的确在台湾的佛教界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使得一些初出家、或在家佛教徒思想上受了冲击,而回向小。其实,“大乘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440292990.html
  • 南传佛教史(二)

    ,只找到一位罗拉哈密(Levuke Rolahami)居士,懂得巴利文,但那时罗拉哈密正被关在监狱里,每天只准许出业礼佛一次。萨罗难迦罗只好等他出来时,请他教一点巴利文。后来他已能了解《念处经》(...斯里兰卡佛教三宗派恢复团结。在《小史》中记载:“波洛罗摩婆诃大王,使寺、无畏山寺、祗园寺三派之间,团结一致,在历史上首次结束了佛教三宗派已达十一世纪的争论”。白朗兹也说:“公元1165年,...

    净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5942057.html
  •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(二)

    开发智能。  因此,正确的方法显然必须透过锻炼、平静,和净化内心。我们在《念处经》里找到了这个方法,它是佛陀于两千五百多年前所讲的一部很著名的经典。在经文里,佛陀如此教诲了这是净化有情,断除忧悲苦恼,...主题(译按:四十种业处)或在《念处经》中,部分包括这两者。它们引领行者趋向或深或浅的专注,行者可以适当地应用它们以获得他所需要的专注。但是对行者而言,或许应用及修炼可以带领他达到他所追寻的最终目标...

    杰克·康菲尔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942092.html
  •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(六)

    要点是,佛陀在《念处经》中教诲我们,警觉在身观身,在受观受,在心观心,在法观法。了解佛陀所指为何这对我们的修习是绝对必要的。  我们如何在身观身呢?内身是什幺?外身又是什幺?外在身体是由坚性(地)、...倾向专注。最后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回到内观修习。  在巴利文经典中有段谈话,是佛陀在接见一些在家居士时所说的法。他指出在小树林中坐在他面前僧众的各种本质:  看那些有智能的僧众和我最有智能的徒弟舍利弗...

    杰克·康菲尔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242096.html
  • 净海:斯里兰卡佛教史(二)

    萨罗难迦罗只好等他出来时,请他教一点巴利文。后来他已能了解《念处经》(-),要再寻找其他的老师教已不可得,只有靠自修。不多年他已能精通巴利文、梵文和僧伽罗文,然后再教导他的学生,不久就有很多弟子。  他...缅甸孟族人的地区,礼请比丘至斯里兰卡。一个孟族僧团三十三人,由桑多那上座领导到了斯里兰卡,国王热忱护法,在近坎底的吠利恒河(- 。)一个岛上结成戒坛,传授比丘戒,初次有一百多人受戒。国王又在坎底建...

    净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5143090.html
  • 《长阿含经》和《长部》的核心教导

    )  N29《露遮经》(D12)  N30《世记经》(D--)   N--《摩呵梨经》(D6)  N--《阇利经》(D7)  N--《须婆经》(D10)  N--《念处经》(D22)  N--《...D33)  N10《十上经》(D34)  N11《增一经》(D--)  N12《三聚经》(D--)  N13《缘方便经》(D15)  N14《释提桓因问经》(D21)  N15《阿[少/兔]夷经》(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647813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禪法

    安般念[2](anapanassati)。  佛陀於《念处经》等诸经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。佛陀於该经中说:  「诸比丘,於此,比丘前往阿兰若,前往树下,或前往空閒处,结跏趺而坐,保持其身正直,使...发展之势。  流传於上座部佛教的禪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系统,第一种为正念系统,第二种为止观系统。  (一)、正念系统  正念系统重视对「四念处」的修习,强调在日常生活的行、住、坐、卧中保持正念与明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5.html
  • 菩提乘(二)

    念处经》的注释举出了十一个培育精进的因素:  一、省察恶趣的危险;  二、明了培育精进的益处;  三、省察诸圣者实行之道;  四、恭敬信徒所供养的食物;  五、省察(正法)遗产的圣洁性;  六、省察...菩提乘(二)  (Mahabodhiyana)  今晚我想要再跟大家谈谈菩提乘。在此,我将依定义、特相、作用、现起、近因与省察的次序解释诸波罗蜜。  一、布施波罗蜜  布施波罗蜜是以大悲心与方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3.html
  • 法念处戊、四圣谛

    比丘,那称为忧。  诸比丘,什么是恼呢?任何时候,由于任何的不幸,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、忧恼,以及由于忧恼、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,诸比丘,那称为恼。」  愁、悲、忧、恼是心的苦受,包含在...道智。与这些道智同时存在的定称为出世间正定。  目前有些人对通过修行止禅而培育的正定有所误解:它们说如果禅修者修行止禅,就很可能会发疯或堕入邪道。很难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武断,竟然漠视乃至排斥佛陀于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549343.html